2)217 成片与宣传_我家艺人太没上进心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有一半都是杨北和赵丽雅的粉丝,还有一小半也是从其他各路角色处过来的粉丝,真正喜欢看电视剧,喜欢追剧、找剧的人,比例并不大。

  这样的比例,不是一个健康的比例。

  真正健康的比例,应该是粉丝只占总关注人数的三成以下,否则的话......电影圈子里有个名词能够形容这种作品——粉丝电影。

  著名的《小时代》三部曲就是其中的代表!

  嗯,欧美也有《暮光之城》,号称美版小时代;

  还有《上海堡垒》.....

  北芒现在就是遇上了这个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名声不足,不是杨北的名声不足,而是他作为演员的名声不足。

  整个《仙剑》剧组,就只有赵丽雅一个大牌,杨北当然也算是大牌,但他是个唱歌的。

  就好像你去吃饭,你会去找一家让焊工当厨师的饭店吗?

  而且,导演张冲的名声也不够响亮,就好像同样是水煮肉片,有的是顶级酒店,有的是街边小店,在尝过真实的味道之前,谁都不会看好街边小店。

  不过,无论是看好还是不看好,有讨论度其实就足够了。

  毕竟,哪怕是再不看好的人,在没有真正看过之前,他也说不出什么贬低的话来。

  现在说话的人,都属于是空白的纸,只要最后质量够好,空白的纸立马就能填充成为《仙剑》的颜色。

  正当网上对《仙剑奇侠传》的议论度日益渐长时,最终的成品也终于被剪辑完成了。

  除了在场的剪辑师之外,杨北和张冲是第一批观看这部剧的人。

  张冲的表现就不提了,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兴奋过。

  杨北看完,当然也觉得不错,可他毕竟是主观视角,而且脑海中还有另一部作为对比,很容易形成审美疲劳。

  他俩的意见都不能算是足够客观,剪辑师就更别说了,这是他们加班加点的工作才完成的作品,主观的不能再主观了。

  那么还有谁适合来做评价呢?

  杨北突然想到了高芒。

  于是乎,留下张冲善后,杨北单独打包了两集带回了公司。

  他回来的时候,高芒正在给电视台打电话,等她闲下来,杨北才走过去,话不多说,直接用电脑把首两集给放了出来。

  “呼——”

  一口气看完两集电视剧,高芒忍不住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

  “怎么样,你看完有什么感觉?”一边的杨北问道。

  “什么感觉!”高芒思虑了一会儿,摇摇头:“说不出来什么感觉,才放了两集你让我怎么说感觉,后面的呢,快都放出来,我还要看。”

  杨北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只是一直盯着高芒。

  见她在催过一遍之后,显得越来越急,杨北就已经知道效果了。

  他摆摆手,把文件删除:“后面的暂时不给你看了,还在上班呢,就算你是老板,也要认真工作啊,快点联系好电视台,你也可以快点看到后面的内容。”

  高芒闻言,权当没听见,接着又软磨硬泡了好久,最后见杨北态度坚决,也只好满是不情愿的放弃了。

  转头继续拿起电话,拨给了下一个号码。

  北芒只是个小公司,就没搞什么看片会,卖片也只能是自己主动找上门去。

  等到数天过去,杨北都恢复到日常状态了,高芒则是已经联系过三家电视台了,分别是京城、川省和渐江电视台。

  渐江台近来的名声很大,各种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收视率都占据前几,以后起之秀的架势,在全国范围培养起了一批重视的观众。

  正因为如此,高芒原本对渐江电视台的期待最高,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最后失落而归。

  渐江给的价格太低了,刚刚看完片子,就报了个远远低于高芒心理预期的数字,一点可以加价的余地都没有,无奈只能放弃。

  而另一边,川省电视台倒是很乐意给钱,但他的观众基数太小了,高芒沟通完之后留了个电话,将其设为备胎。

  最后是京城电视台,钱给的不如川省多,但是观众基数高,观众不如渐江台,但是钱又正好达到了预期。

  高芒回来和杨北一商量,两人都同意了选择京城电视台,出售《仙剑》的第一轮播放版权。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