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 喏,这个就叫做专业_这个演员有大问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心的“锦鲤”人设,还是“名猫铲屎官”的身份,又或者是最近才新增的“武学奇才”和“古装加成”的特点,都是极为适合炒作讨论的话题。

  另外,他之前参与的影视剧总是出问题,以及出的那些问题的奇葩程度,也都是十分有讨论度的,就比如最初罗子航那个医生角色的表情包等等。

  甚至连那首《命运》,也可以用来为之后的个人专辑打铺垫……

  比如引导粉丝们去催促罗子航再出几首类似风格的歌,之后再在适当的时候,放出个人专辑的事情,既能给专辑提高热度,又能表现出罗子航“宠粉”的一面。

  除了这种正面的宣传手段外,这些专业人士在炒作的时候,还会主动地放些空穴来风、却又听起来像那么一回事儿的“黑料”,甚至连正反方的证据都会提前伪造好。

  因为相比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讨论环境,还是有针锋相对的两方甚至多方的情况,热度会更高也更持久。

  而且,粉丝在经过一次次“战斗”之后,凝聚力也会变强。

  另外,由于那些“黑料”本来就是假的,以及他们早早地就准备好了翻案的“证据”,所以还能让一些路人因为愧疚感而被转化为粉丝,并且这样的粉丝在明星以后真的出现丑闻的时候,都不会第一时间相信,让明星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去斡旋。

  总而言之,虽然只是炒作,但实用的方式和操作的空间,可是非常多样化的,那些什么炒绯闻、炒CP、还有虐粉溜粉之类的手段,只不过是最为明显、以及效果最好的几个方式而已,一般情况下用来配合宣传和平时维持热度也就已经够用了。

  而这些更加复杂且细致的炒作方式,属于是VIP用户才能享受的高级版本……

  主要还是因为这么做的投入和收益比不如那些粗暴简单的炒作手段,但从长远的效果来看,却是对艺人十分有利的,要是运气好形成了“梗”之类的个人特色,哪怕是不那么正面的,也依然对艺人的人气是个很大的提升。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罗子航上辈子的“坤坤”,一个“只因”梗让他闻名全国,甚至都火到了国外。

  当然,这种和艺人本身定位不符的梗,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原本的工作,但反过来说,艺人们也有可能因为某些梗,多出新的工作机会,在事业上有新的突破,甚至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常出现在那些不太出名的艺人中,就比如之前被罗子航带飞的郑希岚,他只不过是因为一个“师父,这玩意儿比拳头好用多了”的表情包,就一下子多了好多工作,连演戏时的番位都提升了一些。

  又比如说某位2-16的棋女子,本来只是个平平无奇的二段棋手,却因为各种网络热梗,在直播事业上碾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