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九十四章 主意_老顽童的儿子有多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多年被欺负下来,大宋倒也不是没总结出点对付北面的经验来,主要就是有意无意的腐化,称弟称侄乃至称臣纳贡,年年交保护费。

  屈辱是屈辱,但是把北面哄得舒舒服服,享受南面的供奉,不用努力便有大笔钱财进账,躺着被伺候,时间长了自然便会不知不觉被腐化,变得养尊处优。

  另一方面,南面还在搞文化入侵,让北方民族逐渐汉化,重文轻武,双管齐下,叫他们渐渐失去最初的武勇,上不得马开不得弓,最后威胁越来越小。

  可以说大宋就是用这种方法熬死了辽国,金国,如果按这轨迹,原本可能还打算这么熬死蒙古。

  可惜……

  ……

  信中便提到这个方案,但周念通知晓根本没有机会,蒙古人进了中原,确实会被花花世界迷了眼,贪图享受,军队战力大降,但那得是一百年后的事儿,在那之前人家早就灭了大宋、西夏、大理等诸国了!

  柳常在另外还提了一点,便是要抵挡蒙古大军,眼下只能是现存的各方势力团结起来,共同进退,还有一丝可能。

  而其中防御的重点,便是红袄军所占据的山东。

  金国已经是苟延残喘,全无抵抗之力,西夏大理等国国力弱小毫无威胁,南边大宋地势上太吃亏,真打起来蒙古大军只要渡过长江便是一马平川。

  倒是山东那边,本身处于最东处靠海,只有西面临敌,又有山东丘陵可作为屏障,若是集中全部力量防御,有可能挡住蒙古大军。

  历史上以南伐北的案例,基本上都失败了,但有一次接近成功,是东晋的刘裕北伐,若非东晋内部不稳,几乎就让他成功了。

  而刘裕的战略便是先取得山东,再以山东为屏障攻取河南,以黄河为屏障阻挡北魏,西进关中。

  柳常在便提到了这一点,蒙古大军想要南下,肯定不可能放着后方山东的威胁不管,也就是说,山东能吸引蒙古很大的一部分注意力!

  当初洪七公等前辈与周念通商议,便是看到这一点,将山东布局看作重中之重。

  周某人更是知道,后世洪武大帝朱元璋,便是先取山东,再取河南据守潼关,集中优势兵力北伐,完成了历史上唯一一次以南伐北成功的壮举!

  现如今,红袄军南征北战,已经基本上拿下了山东全境,又受了南边大宋的招安,明面上算是下属,或许能要到些物资支援,但肯定不会太多。

  以红袄军的状况,有能力或者决心去硬抗蒙古大军吗?

  很难说啊……

  ……

  除此之外,周念通依照后世军事思想,也提出来些方针。

  比如不要太过执着于一场战争的胜负,或者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尽可能消灭蒙古军的兵力。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还有坚壁清野,尽量避免中原人口被蒙古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