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章 流民成军_三兴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这天上午,一支由三四百个流民组成的新队伍被送进了专门安置流民的大营的。

  无论男女老少,他们会受到最妥善是安置以及最合理的利用。等待他们的是清洗除垢、整容换衣,身份登记、按类分流等多步安置流程,进入大营后,他们整个人都会焕然一新。

  安置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由专门人员通告流民一些入营须知。包括营中的规章制度、最新军令以及外界的一些消息。

  每天的这个时候,校场上就会围过来一大群流民,有新来的,有早到的,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下蔡城下收纳的流民。所有的流民也可以过来聆听,这与他们生存息息相关,也是他们获得外界消息的唯一方式。

  围听的人群中有一个泥猴子似得少年,年约十二、三岁,身材矮小,骨瘦如柴,但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却显得很灵动,配合他黝黑的皮肤,竟然显露出勃勃的生机。

  他显得一点也不安分,上蹿下跳,与旁边双眼木然,了无生机的的大人形成了两个极端。,当他听到军中新下达的军令后,猛地从人群中钻了出来,欢天喜地的跑向远处的旁边的一个小小营帐,朝门前一个正在张望着的一名三十余岁左右的妇人奔去,“阿母,我回来了!”

  妇人嗔怒道,“你个泥猴子,整天的上蹿下跳,就不能去匠营找点活计,换点粮食回来。”

  大营中就有一些专门的匠营,用来生产营中所需的物品,比如妇人身后的帐篷,就是匠营中流民赶制出来的,虽然又破又小,却也使得流民免于在野地里冻死。

  参与劳作的刘和当天可以领到一些粮食,补给家用,光靠营中每日分发的流食,众人只能勉强不被饿死。刘和甚至不劳而获的危害,所以就设置了匠营,一方面防止流民无事生非,另一方面减轻后勤压力,算作另一个形式“以工代赈”

  刘和现在没有根基,没有办法通过屯田来安置流民,但他也不会白白的养活他们。他建立流民营的目的除了想选拔出一些适龄的青壮充当炮灰或辅兵,对于一些老弱病残也要尽可能的压榨出最后的利用价值。

  刘和的做法在后世的一些人道主义者的眼中,或许有这里或那里的不好,但在这个时代,能给流民一口饭吃,已经是刘和仁心的最大体现。比曹操、刘备之流的强多了。

  历史上曹操在青州征剿黄巾的过程中,曾一举俘虏了近百万的黄巾妇孺,最后一共才编练了七万的青州军,剩下的人都哪去了?想一想曹操军中用来代替粮草的“肉脯”,你就会不寒而栗。

  还有刘备。历史上刘备逃难经过某个破败的村落,村中住着一对夫妻。丈夫饿的骨瘦如柴,却因为敬仰的刘备的为人,却坚持设宴款待他们,摆了一桌的肉食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