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89年 01_大江东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影响。几个月前刚进办事处时,我跟老外聊起来问为什么不把办事处设在改革开放程度比较高的珠三角地区,才不到四个月,我已经承认这个问题问得很傻,经济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虞山卿冲着宋运辉莞尔一笑,“但是,政治与政策,又是两码事。”

  宋运辉想了会儿,才道:“你说得有理,你是不是已经找到解决方案了?”

  虞山卿微笑:“我只能说是给你找到一条路,可是走路的人,还必须是你们项目组自己。”

  “什么路?”宋运辉眼睛一亮。

  “你先答应我,我办事处必须是你们设备采购的首选。”

  “这很为难,你应该知道,都是集体决策。”

  “我只知道,集体的技术决策,掌握在你的手上。价格的衡量,是死的,而技术的衡量,则是有弹性的。”

  宋运辉笑道:“你先告诉我,你指给我的路是哪一条?”

  “呵呵,我差点忘记撒鱼饵了。《通知》中有那么一条,压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但是,你听着,对重点企业采取倾斜政策。就跟你项目的技术衡量有什么指标,全在你小宋心中一样,你说,这个重点企业怎么确定,是不是也有那么一个人在衡量?靠你们往部里跑有用吗,根本就是跑错方向了。”

  宋运辉竖起耳朵,一字一字听完,若有所思地看着虞山卿问:“你既然有门道,为什么至今你们已经在接洽的企业没一家被允许有所进展?”

  “就是这个问题。他们那些项目端岀去没法让人产生重点的感觉。而你们不一样,凭你对行业的理解,你可以重新确定思路,拿出那种一端上来就让人耳目一新的方案。跟你实说,我们办事处现在的工作,一块是帮拿批文,一块是推销设备。”

  宋运辉一时错愕,隐隐开始明白虞山卿说的把办事处设在北京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了。他以前还真是背靠着金州这棵大树,不知世事的错综复杂。

  虞山卿也默默看着宋运辉,他对宋运辉最佩服的一点就是,宋运辉沉得住气,遇到不便回答的问题,就不回答,因此既不会出错,又让说话对方觉得他深沉,让他站在主动位置上,宋运辉不怕被人笑话迟钝。虞山卿自己常会被人挤对得争辩到底,可事后觉得不应该冲动。他自嘲,他就是反应太快,聪明过头。这回,他有意坚持着不让自己多嘴,一定要先等到宋运辉的反应。

  宋运辉其实在想以前审批过程中的一道道步骤,看现在他们筹建办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可还真是想不出,他以前只要管住技术,其他跑批文的事都不是他在做,反而是虞山卿还做过一些。但是他不能答应虞山卿,他怕把虞山卿背后可能有的靠山得罪了,未来影响东海工程。因为他不可能自作主张把未来的设备铆在虞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