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的身世_人生得意须尽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比比划划,又作出写字的动作。

  “这是师傅留给我的遗书吗?”

  哑仆快速的点头。

  舒殿合松开冯焕林的手,将它塞回原来的位置,并仔细的盖好被子,然后打开了那个盒子。

  第一眼就看到了盒子里装着的信封,红底上并没有写名字,但是这如果不是写给舒殿合的,又会是给谁的?哑仆时刻候在冯焕林的身边,不需要用书信来交代遗言。

  舒殿合颤抖着手打开信,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字迹映入眸子,写满了对舒殿合未来的担忧和细心叮嘱。木盒顺着她的衣袍滑落到地上。

  “殿合吾徒:

  近日山中回暖,为师卧榻之时常想念山中菰菜纯羹之味。汝儿时随吾上山,哭闹不止,吾膝下未有儿女,不知如何应对,只能采菰菜捣汁或煮粥为食,使汝灌饮饱腹,稍为之安。恍然十几载,汝已翩翩妙龄,非昔日小儿了。然汝去京中,为师日夜挂念,方觉小儿如师之心肉,远游则日夜益思不能止。

  本想等汝归来,然为师身体每况愈下,油尽灯枯矣。为师常说,生死有命,故而不为念此残身,只有一事,想与汝说。

  汝常问为师,家人在何处,为师总说会有相聚之日。但倏忽老病,只能告知汝真相。汝非为师所捡,乃吾胞弟所托。

  永康七年十月四日,吾于京郊草庐制药,吾弟冥夜数骑奔驰而来,披发乱衣,怀抱一两岁女孩扣门。见吾之后,泣涕而拜,将女孩托付于吾,要吾以死护之,携孩远去不可回京。待吾应下,众骑又拥吾弟而去,再无消息。当年汝是从何而来,吾也不知。唯一线索便是吾弟留下来的一样东西。夹藏于医书之中,与此信一同置于盒内,现下交还给你。此物工艺之精湛,以为师之浅薄,只能识得这非民间普通工匠所能打造出来的,应是皇宫内院之物。若是汝欲得知自己的身世,须往京都查明。谨记为师在汝临行前的叮嘱…”

  舒殿合伸手捞回木盒,里面还有一本冯焕林以一生经验汇总成的医书。方才是她太心急,所以没有注意到。

  她掏出医书,夹藏在医书的玉锁,顺势而出,不偏不倚的落在了舒殿合的手掌心。

  瞧着掌心那块玉锁,舒殿合瞳孔骤然一缩,因为这块玉锁,竟和公主给她的那一块如出一辙。是巧合?是有故?诧异之后,她暂时先放下这个问题,接着看信。

  “…生死由命,为师早知寿命将至,恐时限不远。若是你回来之后,为师已然去也,勿悲勿念。望你能承托为师之志,救世济人,勿让医术荒废。”

  舒殿合读罢信,将玉锁和信纸紧握在手中,手臂撑在膝盖上,低垂着头,哑奴从背后看到她的肩膀隐约在颤抖。

  当山头落满白纸,乌鸦哭啼,白幡随风舞动,便是人间骨肉分离之时。

  刚掘起的黄土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