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9章 学习_长夏江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羞羞的,对不对?你们要快点长大啊,然后去茅房了,就不会被看到了。还有不能在其他地方尿尿和便便的,你们要到刚刚那里去才行,这样才不会浪费。”

  冯时夏对自己完美化解了这场危机而感到满意,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前路的艰难。她哪可能时时刻刻这样看着守着呢。

  真的是两个大麻烦啊,她苦笑着将手仔仔细细搓洗了三遍才作罢,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也要来当铲屎官。

  看着院子里相处得分外和谐的三小,她感到一股深深的压力。

  翻出没缝好的那两个包包,接着把狗狗的簸箕和水碗挪到堂屋门口来,想起自己一系列的计划和安排,更努力地跟小家伙请教起语言来。

  从锅碗瓢盆到桌箱板凳,这些她已经学过好多遍了,大部分还是勉强能记住,只发音还是不够地道。

  她明明知道该怎么读,可脑海里会不自觉配对上普通话,所以每次话到嘴边就有点变味了。

  这些名词也就算了,多练几遍肯定能掌握,动词、量词、形容词可能比划比划也能学得一些,但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那些可怎么办?

  小孩没法教,她也没法请教。

  这可真是忧伤。

  自己可真是个婴儿般地,啥都不懂。

  哦,婴儿,婴儿怎么学会说话的?

  他们最开始也不认字,听不懂。大人们也无法教给他们这种概念上的词性,但一般到一岁多、两岁他们依然能顺利交流。

  从牙牙学语到自主沟通表达,这期间他们做了什么?

  冯时夏设身处地地去思考着,然后可笑地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他们在模仿,或者说练习,在无数次的训练中找到最正确的表达。

  而她还把这个当成一门系统的外语来学习,讲究词性、语法和句式,想完美高效地迅速掌握它。这在教授双方有相同语言来沟通的情况下能做到,但在这种情况下,却是极其错误的,那样的方式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想来也是,以前常有传闻,说谁谁谁在国内学了十八年的英语都说不好,结果到国外呆不到半年,就也能沟通了。

  为什么?

  大环境在那,别人不跟你说汉语,你得融入那个语言环境,在那生活,就必须不停去使用你想要掌握的语言,在不断的口语对话练习交流中,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日常交流的语句,便无所谓什么词性语法了。

  可不就是么?她现在又不是来参加这里的语言考试,完全没必要讲究那么些规范性的东西。

  所以,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得说,得尽量用他们的语言去对话,并多模仿他们的对话,而不是一味地纠结在每个字词的最标准说法。

  “阿越。”

  “嗯?”

  “[碗]……洗了吗?”表达不了的,还是用洗的手势和普通话填充了,小家伙应该能听懂。

  于元第一次听夏夏跟他对话,用他教过的词,不是简单的打招呼,不是全部的手势,也不是全部听不懂的话。

  夏夏还说不好而已,但是夏夏很想跟自己说话的,他懂得了。

  “洗了的。”

  “[洗了的]?”

  “洗了的。”

  “[洗了的]。”

  “嗯。”

  得到肯定,冯时夏还是赶紧拿来笔墨和空白的纸,用拼音和汉语注音的方式将这句话记下来了,想着还得做一本巴掌大的随身本,记住一些常用的句子和物品。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有道理的。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