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7 菁英学校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仔细读的,无他,解闷而已,所以给你们说,今年竹园向日葵那边今年会派出更多的老师,而且重点是紫霞岛方向。

  是吗?

  当然了,主要原因是语言问题,紫霞岛汉人是主体,所以师资好派一些。

  什么情况?

  教委做了一个规定,针对竹园向日葵的学生情况,专门做了一个叫“全职班主任”的教学安排,具体是这样的,根据目前的形势,澳门孤儿院包括四家华商、帝力城教堂和勒菲克等人贩子的收集孤儿和少年的能力大大提高,竹园向日葵大概每三个月左右就会有大约一两百名六岁到十四岁的孩子被送进学校来,由于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加上入学时间不同,家里现有的教师也紧张。

  于是教委搞了一个初级班,学期是六个月,除了红楼里的穿越者们都必须去当教师以外,包括孙老等人,还要兼职做班主任,而且班主任教全科——语文、数理化、历史、地理、体育、国民教育等初级科目,全都一个人教,完成初级班的学业后,才分配到各个年级,有的就直接进专科培训班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满打满算也只能勉强凑出七八个人来当全职班主任,这些人还包括像夏小鸥程芳芳徐柔李俊明孙老这样的兼职以及海东桃桃……

  王继兰点点头,提问道:

  “那么问题就来了,现在这些人勉强够用,那下半年再来一批怎么办?班主任做两个班的勉强也行,明年再来第三批,还是分身乏术啊!”

  朱北国回答:

  “没办法,明年再说明年的事,何况老师的培养也没有断,希望一两年后能接替大家,把大伙解放出来……”

  两人的聊天很快就被打断了,因为毕业典礼兼开学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王继兰离开了办公室,去操场上的主席台讲话,而朱北国则从侧门离开了学校,他要去总督府发电报,向夏小鸥要开办职业培训班的经费。

  大伙尚不知道的是,教委要求每个人都去学校当老师的决定对后来的澳洲联邦教育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年后,在竹园和向日葵学校,尽管大伙已经没有必要亲自来学校授课了,但在这两所学校里,这个任课兼课的制度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那时,那些原来的初级班班主任和代课老师们,不仅贵为联邦参议院终身议员,而且还是各行各业的商业巨头、军政高官。

  这些人仍然要接受竹园和向日葵学校的客座教授的聘书,并定期这两所到学校给孩子们和年青学子们上课,由于学校有这样了不起的师资人脉,因此让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对这两所学校趋之若鹜——那时的竹园公学和向日葵女子公学,不仅有最优秀的老师和全球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这里还有整个澳洲联邦最尊贵的一群人在这里上课,毫无疑问,竹园和向日葵已经渐渐演变变成两所菁英学校。

  最开始,出于这两所学校的传统,在早先的一段时间里,这两所学校只收孤儿,然而到了后来,由于这两所学校的师资和人脉资源的原因,学校的学位逐渐被上流社会里不少有心的家长们看重。

  换句话说,这两所学校至少已经有菁英加贵族学校的味道了,不少家长们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无不削尖脑袋想方设法把自家孩子往这两所学校里塞,当然了,孩子学习成绩差就别想了。

  于是竹园和向日葵开始面向非孤儿群体办班,也开始收费了,而且费用相当的昂贵。

  当然了,录取考试也极为严格,录取分数线全联邦最高,因为到了后来,竹园和向日葵不仅是初级和高级中学,还是全球第一所全日制三年制综合大学,除了义务教育拨款,这两所学校完全不受联邦管理机构的管辖,独立办学,独立招生,学术氛围非常自由,因此学术水平和教科研力量也及其强大。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