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另一面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重建,就需要200万吨钢铁,在未来五年内,全国建筑市场需要2000万吨钢铁,而真正的需求来自工矿业上的需要……”

  作为北方钢铁总经理赵慕杰如实的回答着主任的问题。

  “公司市场部曾对未来的钢铁需求量进行过分析,五年后,中国的年钢铁需求量理论值在5000万吨左右,而公司产能的扩张则是依据这一需求量的70%进行调整,考虑到各省亦将投资兴建小型钢铁企业的建设,其产量应在200-400万吨,因此,届时其剩余产能将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赵慕杰并没有道出实情,北方钢铁之所以规划了庞大的发展计划,其目的并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中国对钢铁需求,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大规模的建设,以事实‘性’的产能垄断全国钢铁市场,从而迫使其它任何有意投资钢铁的企业或者个人,甚至政fu将资金转往他处,而非在这个行业中,同不可战胜的钢铁巨无霸竞争。

  而所谓的5000万吨的理论市场相比于3600万吨的产能,却是极其“狭小的”,日本的钢铁市场需求理论值是2100万吨,但实际需求又是多少呢?不过区区数百万吨,但赵慕杰相信身边的这位主任,会支持这一产能的扩充,充足的钢铁将能有助于工业机器的生产以及军事装备的生产。

  “汉阳的t型高炉预计在什么时候投产?”

  t型高炉是北方钢铁与德国公司合作的产物,准确的来说北方钢铁引进的是那座年产120万吨的3000立方高炉的炉体,而北方钢铁则用一系列的技术对高炉进行了改进,使产量增加一倍达到250万吨,而北方钢铁的收益则是拥有了生产超大型高炉的技术。

  充分引进现有先进技术,再利用未来技术对其进行充分的改进,在技术消化的同时完成技术跃进,多年来公司正是通过这种特殊的引进消化方式,实现了技术进步,这在北方钢铁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当各国钢铁企业依然采用20年代或30年代中期技术,北方钢铁的钢铁生产技术已经等同于50年代中期水平,领先各国近二十年。

  在北方钢铁如此,在其它各子公司也同样遵循着这一模式,而这一与众不同的模式不仅令技术泄密对公司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而且又能够确保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促进中国的技术发展,为中国的未来赢得时间。

  三十年代的技术主体、四十或五十年代的技术分支,待两者完美整合并完成技术吸收之后,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将与欧美处于同一水平,甚至有可能领先数年。

  “明年六月,至明年年底,汉阳、邯郸两公司将完成6座新型高炉的建设,届时公司的钢铁产量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