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不读金庸误一生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进退自如得多。

  其他兄弟们都在忙活,杨炯牵着黑风,站在一个小山坡上,静静琢磨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在杨炯看来,不管之前是什么误会导致的这场战事,但县城被攻陷劫掠,自己的一个亲兵百人队全军覆没,这是铁的事实。若是自己不作出回应,不给老百姓,不给兄弟们一个过得去的交代,虎山军在衡州府这块地面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权威将荡然无存。

  杨炯不担心自己没有决心,没有能力给出这种交代,而是担心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加剧苗汉之间的对立仇杀。自本朝立国以来,随着承平已久,不少缺田少地的汉民,纷纷搬迁到原来属于苗民的山地丘陵地带,一点点压缩苗民的生存空间。某种程度上,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是生存的抗争,是你死我亡的斗争。

  对于这一点,杨炯是审慎的,也是清醒的。

  杨炯把新任的亲兵队千夫长陈龙,叫了过来,问道,“百夫长周威守城阵亡,如今身首异处。你看该如何处理?”

  陈龙不假思索回道,“冤有头,债有主。哪些人攻打常宁,谁杀了周威,我们就找谁算这笔账。”

  盯着面前这个标志性的大鼻子看了一会,杨炯下令,“这样,其一,你派人把苗民为何攻打常宁的原因给查出来。其二,一个亲兵百人队,还有临时征发的民壮和衙役,竟然不到一个上午就破城了。这里边,一般的苗民做不到,肯定有一伙实力不容小觑的对手。你去把这个也给我查清楚。”

  陈龙应诺而去。

  接着,杨炯又把刀盾兵千夫长杨真给叫了过来。杨真,是在何家冲练兵时招入的,勉强也算得上是虎头山的老人了。这次,之所以六个营指挥使还缺编三个,就是给这些带出来的千夫长预留的。

  杨炯语气凝重地说道,“杨真,这次刀盾兵就带出来你们一个千人队,本想着是一场救援战。但是依现在形势看,弄不好就是一场进剿战了。你是千夫长,心里要有数。”

  杨真听罢,想了想,回道,“大当家,若是进剿,这战就有得打了,而且也难打得多。苗民悍勇,且多依山而居,一般建有山寨,易守难攻。还有,进山的路也难走,林密山高,陡峭难行,容易被苗民设伏。”

  没想到这么短时间里,杨真能说出这般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话来。这让杨炯有些刮目相看。顿了一下,杨炯问道,“杨真,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杨真显得有些尴尬,“大当家,我就是苗民。”

  杨炯目瞪口呆。

  见杨炯如此表情,杨真连忙解释道,“大当家,我是熟苗,是熟苗哩!苗民在湖广,在贵州,到处都有,不过有生苗和熟苗之分。我是熟苗,说的是汉话,写的是汉字,就只会说一点点的苗话了。”

  听了杨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