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第201章论治国之道上_望族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世子,学问、修养和谈吐都并非普通人所能拥有。

  众人各自都对蒋城的文章表了看法,也没刻意去贬低蒋城,但都归纳为蒋城的文章太四平八稳。

  随后别人也各自写下自己的文章,让赵元启来评断,在议论方面都会有些偏颇,太侧重于议论“国无道至死不变”,对于截搭题的后半部分“是可忍孰不可忍”却选择性淡化,有的稍微一提,有的则是表示对那些乱臣贼子不可忍。

  赵元启突然看着纪宁道:“永宁的诗才,一向是出类拔萃,却不知这篇文章作的如何?”

  所有人都看着一直少作言语的纪宁,连柳如是那边也在看着他,虽说纪宁在诗词和祭文上的造诣一向不浅,可在本届乡试中,他并非是解元的大,主要也因纪宁第一次参加乡试,所谓万事开头难,再加上他又是荫蔽的秀才出身,在外人看来,还是那些寒门出身寒窗苦读数十载,通过童生试和生员试走出来的秀才中解元的可能性更大,再或者是那些有名气的望族子弟,而非纪宁这样声名鹊起的后生。

  “在下的文章,做的很是一般,不值一提。听过诸位的文章,反倒觉得自己的文章议论的有些偏颇了。”纪宁脸上有些为难道。

  别人听到纪宁的话,再观纪宁的神色,也不觉得纪宁是在谦虚。

  第一次参加乡试的考生都会有个通病,就是在审题和做文章上太过于潦草,以至于当时就蒙蔽了头脑,一直到出了考场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很多题目都审错,而当时就死活察觉不出。

  既然纪宁不肯说自己的文章,别人只当纪宁也是真的做的不好,也就不想强迫他拿出自己的文章来“献丑”。

  这种好友的聚会中,大家以文会友,人家就说自己的文章不好,你还非要让人把文章写下来给你看,就有点诚心要看人笑话的意思,以后连朋友都做不成。

  连赵元启也点点头,接受了纪宁的这说法,但他还是很热忱道:“永宁兄见谅,本世子并非是诚心要知你文章做的如何,但本届乡试中,却有一题不得不拿来问你,便是第二题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不知你有何见地?”

  赵元启对纪宁留下的最初印象,就是纪宁对江山社稷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说白了,就是对治国有自己的看法。

  当赵元启见到四书文第二题的题目后,他意识到这是一篇探讨治国之道的题目,他自己在尝试写这篇文章时,他就在审视和猜想,如果让纪宁来作这篇文章,他会从哪个方向来议论,会引出怎样的论点,作出如何的文章?他这次来见纪宁,也主要是想拿自己在第二题上所尝试做出来的文章,跟纪宁的考试文章作出比较。

  说到这一题,很多人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刚才所探讨的都是最难的第三题截搭题,所以自己的文章写的不好,或者是自我感觉良好而没得到崇王世子的认可。可若是这第二题,在很多人看来那是很简单的,自古以来论述治国之道的文章比比皆是,每个人在备考时所背过的程文和范文中所涉及这题目方向的文章比比皆是。

  他们已经忍不住把自己的论点论据说出来,以换得崇王世子的赏识。

  (三七中文et)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