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机的排水效率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解决这件事:“三叔放心,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人就会哭着求着让咱们不要给钱。”

  工厂主朱寿听了句话,嘿嘿笑了起来,舜儿都这么说了,信他准没错。

  朱舜发疯了似的买走了京西所有废弃煤窑的消息,在那些煤窑东家的刻意宣传下,传遍了整个京城。

  人人都在骂朱舜是个白痴,居然花费三百两银子的高价,买一座积水的废矿,这人怕不是得了失心疯。

  这种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都传到了崇祯的耳朵里,没办法谁让朱舜干的这件事太过白痴了,就连宫里的宦官们都把这件事拿出来当做一个笑话。

  跑去左牵黄右擒苍的宋老太爷,要是放在以前,肯定跑过去大骂朱舜这个小兔崽,是个败家子。

  现在嘛,买了就买了,大不了以后宋家来养这位对宋家有大恩的先生。

  因为这件事,宋老太爷还把两个孙子专门叫过去一趟,大手一挥,一人给了五百两银子。

  嘱咐他们俩自己不能用,等到先生出去买些案头清供或者古玩字画,抢在前头付钱,拿来孝敬先生。

  坐在乾清宫里批改奏章的崇祯,听说了这个小道消息,露出了一丝笑意,甚至忍不住念叨了一句:“终于有机会还朱舜这小子的人情了。”

  王承恩也是笑了笑。

  能让皇帝欠下人情,并且不知道怎么还掉人情,朱舜也是大明王朝难得一见的奇葩了。

  关键欠的还是大人情,还欠了两次,还不换不行。

  两次借粮。

  皇帝要想还了某人的人情,太简单了,随便升个一两级,不管有多大的人情,都会感激涕零的叩谢皇恩。

  朱舜这个奇葩可倒好,满朝文武挖空心思的想要升官,甚至不惜抛妻弃子,娶了达官显贵家的女儿,朱舜偏偏要考虑考虑。

  最后考虑的结果,居然是不愿意升官。

  不愿意升官,因为朱氏纺纱厂的缘故,朱舜又不缺钱,崇祯真的不知道应该赏赐什么来还掉这两次的人情了。

  现在听说朱舜买了那么多没用的废弃煤矿,崇祯总算是放心了:“内帑还有多少银子。”

  王承恩这个六眼秉笔,立即报出了一个数目:“七十九两。”

  崇祯的眉头瞬间拧在了一起:“七十九两?”

  王承恩知道皇上想问什么,实话实说道:“启禀皇上,去年为了赈济灾民,内帑的白银全部用来采买粮食了。”

  “还有一部分补发了辽东军的欠饷,内帑只剩下了七十九两白银。”

  得,这下赏钱也赏不了了,这点钱还不够朱舜塞牙缝的。

  知道了内帑的库存,崇祯又恢复了面无表情,内心却快要愁死了。

  今年北直隶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夏粮肯定是颗粒无收了,到了秋天又是几百万张嗷嗷待哺的老百姓,上哪去搞来这么多的粮食。

  江南运来的漕粮,还要用来发放边军的粮饷,还要养着皇室宗亲,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粮了。

  崇祯现在真的希望,那些矿井里的积水,能够全部抽出来灌溉北直隶干涸的田地。

  可惜,希望只能是希望,怕是只有龙王爷才有这样的本事。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