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标准化流程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蒸汽工厂当个门房,还会在蒸汽织布厂安排一个纺妇的名额,支撑家里的收入。”

  “死亡的工人们家里赔偿五十两银子,遗孀安排进蒸汽织布厂,优先考虑匠头的评选,长子可以直接进入新式县学,不需要进行策试。”

  朱舜点了点头,平静道:“一定要保证落到实处,只要被本侯发现谁敢喝死伤工人们的血,革除他在工人协会一切的职务,另外送到顺天府衙门以贪腐的名义治罪。”

  在大明贪腐可是重罪,虽然针对的官员,但是对于偷拿官僚乡绅财物的下人们,衙门里的胥吏会往死里整治,这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毕竟大明的胥吏也是一位位员外老爷,家里也有仆僮婢女。

  当朱舜和赵斗米谈论赔偿制度的时候,附近的熟工们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竖着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当熟工们亲耳从朱舜嘴里肯定了赔偿制度,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乐呵呵的继续做活了,干劲十足,怎么都不觉得劳累。

  朱舜和赵斗米谈论完赔偿制度,福王世子定制的千斤红夷大炮平放在了一个水泥台上,学徒们拿着铁锤不停的敲打泥模,直到把所有的黏土泥模敲碎了。

  炮膛里面的黏土同样是清理干净,一个粗糙的铸铁炮管就制造完成了。

  学徒们赶紧清扫泥土把废弃的泥土运到专门堆放废土的地方,由专门的工人统一拉走废弃泥土,当做修筑工业之城的地基。

  朱舜走了过去,打量眼前的这根粗大炮管,炮沿和炮身表面有很多的毛边砂眼,看起来十分的粗糙。

  两名学徒负责清理泥土,剩下的两名学徒拿出了打磨工具对炮身进行打磨,直到打磨成黑亮光泽的炮身。

  大明的铸炮匠人一般对于泥模的制造没有任何的规范,只是凭借个人习惯进行铸造,只要肉眼看不出太大的差距大差不差就行了。

  这也就造成了同样是一种重量的火炮,有的铸炮匠人铸造出来的口径是70mm,到了另外一名铸炮匠人手里可能就是80mm了。

  在肉眼看来70mm和80mm,没有多大的区别。

  这样一来,就不能保证炮弹的气密性了,毕竟不可能耗费那么庞大的人力物力给每门火炮配备专门的炮弹。

  大明军队使用的火炮经常哑火,首先在铸造环节就有很大的问题。

  大明军火公司就不一样了,每一门铸造出来的火炮,都要经过游标卡尺、千分尺这些精密测量工具的测量。

  炮管的壁厚、口径、身管长度等等都要经过精密测量,凡是参数超过误差的,直接定性为残次品回炉重造。

  测量合格以后才进行下一步的炮膛打磨,炮膛打磨的光滑以后,还要进行一次参数测量,不合格的还是回炉重造。

  这也就导致了大明军火公司的火炮淘汰率一直居高不下,不过也让大明军火公司制造出来的每一门火炮都进行了标准化。

  别说是用肉眼观测了,就是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每一门标准化火炮几乎一模一样。

  大明军火公司制造的每一样火器,成为宗藩世子们最炽手可热的火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