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二代上位_回到民国当小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勉群说,“噢,唐公子也猜到何事了?”

  唐华笑了笑。

  “哦,到十六铺了,司马兄,我们在这里下车,随便走走,边走边聊。”

  推开车门,唐华和司马勉群下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子咸鱼味,此外还带着隐隐约约的腐臭。

  “这就是十六铺,我们往前走不远,就是码头,也叫十六铺码头,”唐华说,“这里就是上海几个最大的贫民聚居地之一,即使现在是大冬天,也都有几万穷人在这里讨生活。”

  唐华和司马勉群走出去不到20米,迎面就来了一辆老牛拉着的板车,因为人多路窄,本来速度就不快的牛车是走一步停一步。靠近两人时,司马勉群赫然发现车上拉的既不是粮食也不是货物,而是一整车的死人。

  “天气严寒,前两天晚上温度都到零下了,”在嘈杂声中,唐华大声说道,“在这里做苦力的人,都是身无积蓄,甚至一身厚实的棉衣都没有。最近航运业不景气,连带着上海这个国际贸易窗口也陷入萧条,苦力也经常找不到工作。人总要吃饭,没饭吃怎么办?沿街乞讨。肚子空空,衣衫褴褛,很容易就得病,得病了没钱医治,就此死掉了。上海人把这种倒毙街头的人叫路倒儿,在我老家广州,则叫扑街仔。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见有人骂另外一个人‘你个扑街仔’,妈妈说这非常狠毒的骂人的话。我稍大一些之后,看见了真正的扑街仔,明白了。现在的中国,从南到北,每个城市,每天晚上,街边的角落里都是叫花子。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总有一些叫花子再也醒不过来,成为路倒儿。上海这几天,每天用牛车拉出城外乱葬岗掩埋的路倒儿,都在两百人以上。”

  “这边的两个乞丐,一老一少,我猜是一对父子。父亲看脸色已经病入膏肓,我想过不了多久,他也会成为路倒儿中的一个,在一个大清早被牛车收走。儿子面有菜色,看样子也很久没有吃饱饭了。”唐华向前走两步,把从医院顺手带出来的一盒糕点送到儿子的手里,“司马兄,这些人都手脚健全,都勤恳耐劳,都为了吃饱饭愿意做任何最辛苦的工作,甚至为了吃口饭,千里迢迢地从苏北、安徽、山东到这里来,但为什么现在只能做叫花子呢?”

  唐华和司马勉群走了约莫两百米,在一处半塌的矮墙边停住脚步,一人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不到10米处,有两个刚乞讨到一点食物的叫花子,在墙角狼吞虎咽。

  “……”

  “今天所见所闻,十分震撼。”司马勉群环顾四周,思索了一会儿。“……唐公子能有如此身态、以此视角俯瞰大千,确实出乎我之意料。其实,令尊以前也同我们表达过类似的看法,但唐公子刚从海外留学归来,就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识,有如此忧国忧民之心,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唐华:“民促的成立会议应该快要召开了吧?”

  “目前已经在筹备了,准备3月份召开。在去年开始筹备之时,令尊也是筹备组成员之一,李公、蔡公、何先生的意思,是要把令尊安排到民促的常务理事中……现在令尊身体欠安,李公有意让唐公子代之,出任常任理事”司马勉群笑了笑,“李公此次让我前来,就是想和唐公子深谈一次,好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们民促之纲领的核心之一,也在于民生。民促忠诚于孙中山先生之革命的三民主义,认为人民应享有身体、学术、思想、言论、出版、开会、结社等基本自由;促进实行民生主义的计划经济,节制私人资本,促进国营事业,保护民营企业……”

  “那么,我们的同会成员有过施行此纲领成功的实例吗?我们的同会成员施行过这样的纲领吗?”

  司马勉群:“……”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