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35 机器人来袭_超级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他们的想法,最好是生产线从安装到最后因为制造整个机器人的材料达到金属疲劳度,最终报废。

  “时间已经够了,一般情况下,如此高效率的生产,对于设备的使用本来就有着很高的要求。”刘一九倒也没有去说什么未来怎么样。

  更没有觉得这个时间太短了。

  在目前这样的条件下,哪怕是有着20小时的无故障运行,也是非常不错了。

  工业机器人在三十年前就已经问世了,这些年,也在不发展,能够比九院在方面投入更大的公司真不多。

  九院在机器人以及自动生产方面的研究,那是全面的。

  原本三区只是一个为其他的单位进行生产配套的机械加工区域,普通机械加工设备也是能生产,不过那只是储备的技术以及产能。

  三区真正崛起的是,是从刘一九负责之后,开发出来了数控机床。

  各种型号的数控机床研发,试验生产,改进,从而进入到机器人的研究方面。

  数控机床,跟工业机器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原本的关节机器人出现,本身也就是为了实现用数值控制程序来取代人的操作,把人类的操作动作用程序来传递给机器进行加工。

  这个无人化的实验车间,不是普通的那种如同汽车工业制造的焊接生产车间,所有的自动焊接机器人只需要对流水线运输到前面的汽车部件进行焊接;也不是别的什么电子产品的组装,基础零部件材料的大规模机械加工,而是可以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综合自动化加工车间。

  也就是说,这个车间是众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总成。

  “开动起来,我瞧瞧。”仅仅只是看外形,完全看不出来什么。

  里面的数控机床跟工业机器人,只看外形,自然能够忽悠人,甚至运行起来,也能够镇住不少人。

  加工质量如何,生产效率怎么样,这是谁都无法保证的,只能看到最后的结果才行。

  试验车间,并不只是为了技术而进行实验。

  鲁达科也清楚,必须让刘一九看到结果。

  刘一九向来都是非常重视加工质量,为了更好的质量可以让效率低一些,成本高一些。

  这个时候如果不让刘一九看到运行的情况,后续的想法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

  只有让刘一九看到这个生产车间的运行效率以及技术成就,才能继续往后面去实现一些设计理想。

  在鲁达科询问了车间里面技术工程师之后,整条生产线并没有什么异常,随时都可以开动起来。

  刘一九并没有去可以选择什么东西让生产线进行加工,而是直接由鲁达科等人去安排,生产线也没有选择别的,而是直接就利用之前的一批用于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小零件来进行加工。

  “初期的毛坯必须进行处理,在一定的公差范围之内,否则可能会引起机械手夹持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