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 文韬武略(3)_我真不是谪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绝对不可能的啊。

  楚军失败的消息传遍整个军营,再加上,许博故意留下的活口四处散播晋军犹如天兵下凡的夸大言辞,让整个楚军军心开始动摇。

  为了稳定军心,易水寒下令将那些逃回来的兵士全部暗地处死。

  但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主帅下令坑杀兵士的消息还是漏了出去,整个楚军人心惶惶,根本没有作战的动力和信心,生怕自己不是死在晋军手中,而是死在自己人手中。

  恰值入冬,天气越发寒冷,而且下起了大雪。

  易水寒计划短时间拿下南浔和濮城,所以所带粮草也就支撑半个月左右。再加上,南浔城又是一座空城,士兵吃饭渐渐成为问题。

  而且,由于准备不足,兵士穿的的秋装,如今下雪,很多士兵冷的生病,失去了战斗力,整个楚军营地一片萧条。

  易水寒进退维谷,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颓废地坐在大帐中,沉默不语。

  他心里清楚,这场战争,他终究还是输了。

  可是,他想不明白,自己都还没有出手,怎么就输了,而且输的这么彻底?

  为什么,到底为什么?

  看台上,姚广平望向楚逸,问道:“小楚院长,怎么看?”

  楚逸望向韩宇,平静道:“晋国国主表面上主动让步,让楚国先进军。实际上,这是一种十分巧妙的策略。通过这种让步,晋国在道义上做到了仁至义尽,让楚国不再有攻击晋国的口实,也可以赢得其他三国的支持。再加上,这场反击战让楚国丧失颜面。如果继续进攻,可能再败,损失更大;如果主动退兵,又拉不下脸,在其他三国面前抬不起头。”

  姚广平点了点头,赞赏道:“小楚院长所说正是我所想。退避三舍之退,不是消极地退,被动地退,而是策略性之退。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退便把晋国从危险当中拉了回来。但眼下,晋国危机尚未解除,小楚院长若是你,下步如何做?”

  此话一说,众人目光纷纷落到他的身上。

  诸位院长都是精明之人,能够带出许博这样的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之人,他这个院长必定也是深藏不露。

  楚逸面露难色,支支吾吾道:“回大人,下一步如何做,学生尚不得知。不如请韩院长高见。”

  韩宇心中清楚,这场经略比试,易水寒输了,而且输的一败涂地。

  他也想不通,自己的这个学生,平日里沉着冷静,为何到了关键时刻总是如此冲动行事?

  当他看到经略考题时,心中松了一口气。易水寒所在的楚国实力强盛,这场战争可以轻松赢下来。可偏偏,还是输了。

  “韩院长,韩院长。”魏之岚连续叫了两声。

  韩宇这才抽回思绪,道:“晋国此战虽赢,但毕竟实力还弱于楚国。此时,应该见好就收,给足楚国面子,好让楚王有台阶下。”

  姚广平赞同道:“确实如此。就不知咱们的许公子会如何应对?”

  许博站在濮城城墙上,遥望南浔城,眉头紧锁,丝毫没有赢得胜利的喜悦之情。

  易水寒手中尚有六万大军,即便如探子回报那样,军心不稳、粮草和御寒之衣不足,剔除这些不利因素,楚军至少还能聚拢三万之数的精锐。

  如果易水寒带兵攻破松山谷,直逼濮城,与其血战,濮城能否守住,暂时不好说。

  “以国主名义向楚王修书一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适当补偿,咱们各自退让,回归初始。”许博沉声道。

  “是楚国先进攻晋国,为什么还要给楚国补偿?”有人不解道。

  许博苦笑道:“四万楚国子民命丧晋国,如果没有些补偿表示,释放足够善意,楚王如何向国内民众交待。到时候,会加剧楚国和晋国百姓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边境长久稳定。”

  但是,许博最担心的是,易水寒会在楚王撤军命令到来之前孤注一掷,与其血战,以驳回败局和名声。

  如此一来,那晋国损失就更大。

  如何让易水寒主动放弃?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打的他没有还手之力。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