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章 袖里吞金_我真不是谪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午时分,楚逸带着童明前往烟凌书院。

  此时,刘德才和刘汉山两人拿着图纸,边走边说。两人同姓刘,性情相投,所以二刘关系相处极好,工作配合上也相得益彰。

  院内装修改造工程趋近尾声,亭台楼阁、香榭水岸,环境十分清净、优美。

  因书院位于洛川城比较偏僻的地段,楚逸以善缘拍卖行名义买下这座破败院落,以及周边部分老房屋。

  就在这时,护院急匆匆赶了过来,道:“山长,有个自称楚公子的人说是找您。”

  刘德才与刘汉山对视一眼,急忙转身前往大门迎接。

  “少爷,这都快赶上府里了,得花多少银子呀?”童明砸吧道。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卒成大儒。这教学环境是基础,不得马虎啊。”

  想着现世读书现状,凡事家中条件好的父母,哪个不削尖脑袋把自己孩子往名校里送。可谓“请客吃饭送礼钱、豪买千金学区房”,都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

  在南唐,素有文华榜“三十六院”之说,其中官家书院三十二所,私立书院六所。

  在这三十六家书院当中,东林书院、岳麓书院、万木草堂、象山书院四大书院,数百年来,稳居文华榜前四位。

  这四大书院皆为官家所办。

  东林和岳麓书院院长是由吏部委派官员担任,而万木草堂是由户部委派官员担任。唯独象山书院,是由当地大儒和乡绅共同举荐,再经官家批准后聘为院长。

  这四大书院在主攻方向上略有不同。

  东林书院和岳麓书院主攻科举,南唐宰相和六部九卿高官大多出自这两家书院,地位极为显赫。

  而万木草堂注重义理和经世之学,象山书院则是以朴学精神,倡导学术研究,文坛大家或惊世绝才之辈多出自这两家。

  所谓,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楚逸走到一处凉亭,亭边是藕池。如今,入秋,荷叶落败,看上去有点凄凉。

  “见过公子。”刘德才和刘汉山抱拳道。

  楚逸笑道:“坐下来说。”

  “谢公子。”

  “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楚逸关切道。

  刘德才谦虚道:“公子严重了。不过,对于这些,我等并无经验。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公子明示。”

  楚逸爽朗笑道:“我也没啥经验,咱们就当踩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等后面得空,我们再总结得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公子所言甚是。”

  “对了,那精通算术之人还在此处?”楚逸望向刘汉山问道。

  刘汉山道:“我已让人叫他来此处,公子稍等片刻。”

  楚逸点头同意,望向刘德才道:“那我们先把书院组织架构再商议一下。”

  刘德才颔首道:“公子,南唐大小书院数百余家。而文化榜“三十六院”底蕴深厚,规模庞大,架构相对复杂。我们烟凌书院创立之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