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9章 困境和崛起的希望_我的仙女大小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择人数不多的专业,像梵语丹麦语阿塞拜疆语等等,少于十个人(主动)选择的专业建议在学校的专业目录中剔除。留下的,自然也是那些有着广泛受众的小语种。

  不说师资方面,学校要维系这些冷门语种专业的存活,是要花费很多资金的,而且还会引起一些被调剂的学生的反感!所以与其勉强维系,不如将这方面的资源投入到受众更广的语言中,招更多老师,让更多学生能够选择到他们喜欢的第三门语言!

  但这也做也是有问题的,学校不能一直为市场牵着走,如果以同样优胜劣汰的眼光去他专业,那么是不是应该撤掉很多像园林规划法医学这类的基础学科,全部换成经济学管理学或者是计算机类的热门专业呢?

  所以这件事在学校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不是杨果,而是本身学校的老师们和管理部门就有不小的意见分歧。

  杨果从学生的身份,走上教学和管理岗位并没有太长时间,所以他对学生老师校方三方的想法还是比较能够理解的!

  但他也不愿意撤除这些学科!

  不要小受众极少的冷门语言,这些真正愿意选择的学生中间,才是学术型人才的聚集地!当别人都为了毕业之后赚大钱而抢着去选择那些好学又就业需求大的语言时候,他们愿意潜下心来攻读这些语言,就注定了他们内心的坚强和专注!

  像季大师,他不也是孜孜不倦地钻研了梵语那么多年吗?而他为数不多的学生,不也都成为了京城大学或者其他相关研究所的骨干力量?

  这些人虽然默默无闻,也虽然在地位还有经济上给母校不一定能够带来很高的回报,但他们确实是高校的栋梁之才,没有他们留校研究和任教,学校估计早就关大门了!

  所以,杨果的建议是还是要维持,但不要强制性地逼迫学生的选择,他们愿意就选,就坚持,不愿意也不要强求!

  但杨果还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个扩大规模的想法!

  他认为欧亚语系的辅修选择仅仅局限于外语学院的范畴是错误的!应该让全校的师生都有机会选择到欧亚语系那些小语种的辅修课程!

  理由也很简单,杨果是逆向而行的,他认为,既然很多学习了外语的学生,到最后从事的工作都五花八门,甚至还要从工作中去重新学习新的知识——毕竟语言大部分时候也只是一个辅助,那么为什么不让那些本来就在学习他们专业技巧的学生也学习一门小语种呢?

  学习小语种的目的不是让他们以后改行去做翻译,而是让他们能够在择业的时候,不再是局限于自己国家的公司,而是可以加入到跨国企业,或者进入到外国企业中去。

  那样,拥有一门能够和外国人对上话的语言的他们,绝对站在了一个他们不敢想象的高度!

  杨果还给校方描绘了一个崭新的蓝图!

  经过十年十五年甚至更多年的积累,学校的人才将会受到外资企业,甚至是那些非主流国家企业的青睐,一到毕业季,学校自己举办的招聘会,都能够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地方大企业前来招揽人才!

  这样,走向世界化为全世界培养人才的东山大学才是真正的崛起了!

  (求月票,求推荐~≧▽≦)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